卤水的使用
1、凡动物性原料在卤制前均需先做汆水处理,否则原料直接下锅后,会导致卤水急剧减少,从而造成菜品口味过咸。
2、一锅上好的卤水,应经常卤制鲜味较浓的动物性原料,这样才能增加卤水的鲜香味。有一句行话叫做“卤水越老越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猪肉和鸡、鸭、鹅、兔这类鲜香味较浓的原料,应与异味较重的牛、羊肉及各种动物“下水”若肥肠等原料分开使用卤水,以保证卤水和卤制菜品的质量。
4、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卤水的色泽、香味、咸度以及汤汁是否充足等,一旦发现某方面有所减少应及时补上。
卤菜起源
卤菜最初的形成经历了从秦惠王统治巴蜀(公元前221年)到明的历史阶段,大约经历了千余年的时间。秦蜀郡太守李冰率万余民工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又派人“穿广都盐井”生产出四川最早的井盐,西晋人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在追述当时饮食习俗就有“尚滋味,好辛香”及“鱼盐、茶蜜、丹椒”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已经学会使用岩盐和花椒制造卤水。到西汉时,由于井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惯已经初步形成。西汉人左思在《蜀都赋》中就有“调夫五味”,甘甜之和,......,五肉七菜,朦厌腥臊,可以练神养血者,莫不毕际”的记载,调夫五味讲的就是卤的调味方式。“蜀都”即是其中写道的“金城石郭,兼帀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当时的生产已经极大的丰富,经济也飞速发展,这也是“成都”名号的来源“蚕丛嫘祖,缫丝织锦;鱼凫杜宇,渔猎布谷。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经过三国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铺垫,川卤在唐朝时已经迈了一大步。唐朝的迁客骚人们为了找到诗的灵感,都喜欢在写诗时饮酒。宫廷的饮酒作乐都无不与酒有缘。而饮酒又少不了上乘佳肴。这样就促进了川式卤菜的进一步发展。到了明,人们的饮食习俗注重养身食疗。特别是明的《饮膳正要》和《本草纲目》的问世,促进了朝野人士更加重视食疗。由于记载的药料中有些即能防病、治病、又能产生香味,达到调味的目的,所以大部分都被作为卤菜调料。
卤菜培训项目
1.卤菜系列: 卤猪耳、卤猪蹄、卤拱嘴、卤肘子、卤猪尾、卤排骨、卤牛肉、卤鸡爪、卤鸡翅、卤鸭掌、卤鸭翅等。本系列菜品色泽鲜艳、熟软适宜、卤香四溢、肉味浓厚。
2.拌菜系列: 红油耳片、红油兔丁、夫妻肺片、香麻牛肉、盐边牛肉、拌土鸭、拌各类素菜等。本系列菜品色泽美观、鲜香味醇、适口入味、味形多样。
3.冒烤鸭系列: 冒烤鸭、冒肥肠、冒鸭肠、冒牛肚、冒素菜等。本系列菜品色泽艳丽、绝无鸭腥味、口味丰富、肉嫩醇厚。
4.甜皮鸭系: 甜皮鸭、干煸鸭肉、椒麻拌土鸭等。本系列菜品色泽鲜艳、鸭肉香味醇厚,无鸭腥味,滋味独特。
5.泡椒凤爪系列: 泡椒凤爪、泡椒鸭掌、泡椒猪耳、泡椒猪蹄、泡椒猪尾、泡椒花生、泡椒木耳等。本系列菜品色泽光亮、泡椒风味十足、?脆爽口、清爽不腻。
6.特色烤鸭系列: 滕椒烤鸭、五香烤鸭、麻辣烤鸭等。本系列菜品色泽艳丽、绝无鸭腥、口味丰富、香味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