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自媒体的平台很多,但是每一个成功的自媒体平台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做出差异化才可以让用户记住。比如,有主抓视频的,有主抓语音的,有主抓文字的,有主抓图片的,还有主抓问答内容的等,所以针对自己创造内容的类型来选择自媒体平台。
零售新媒体营销需要相关供应商做出适当的改变。传统零售企业的营销大多建立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业绩动机基础上,人们经常看到零售企业促销时部分品牌并不跟进和买账,双方相互支持费用和分担成本的行为决定了营销的力度和短期的效果,新媒体营销需要大家都出工出力,还需要持续“出血”,绝不是一锤子买卖式的强行打折走量行为。供应商能否配合零售企业变革自身的商品bao装、物流方式、信息能力和营销支持,这需要持续互动才能产生效果。
新媒体营销更需要技术和设备提供方的支持。如果零售企业需要做近场,移动运营商是否能为其用户提供智能手机芯片更换等fu务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营销成败;而零售企业的信息系统支持能力、专线覆盖和WIFI覆盖同样直接影响了诸多营销手段的应用。
新媒体营销需要深入虑成本效益原则。似乎新媒体营销能够花小办大事,但其背后需要的投入却是海量的。零售企业经常会发现,费了大量精力物力开展的营销活动却因为种种内部制衡而没有明显效果,从企业各部门的业绩核角度,大家都会抓大放小,对新营销的支持自然会减弱。投入产出的失衡可能直接导致新媒体营销成为鸡肋。
以电视媒体为例,近年来广电总局频频出面管理电视市场,政令背后是中国电视市场盲从跟风、内容高度集中化的现实。坚持类型多样、题材健康的传统媒体毕竟是少数,不少媒体瞅着什么在市场上受欢迎就往哪个方向走,典型的羊群效应,是一种失去理性思的行为。
中国电视57年,早不该是随波浊流、易被煽动的毛头小子,而该是位睿智、冷静又不失幽默的长者,成为内容领域的定海神针,而不是被人蛊惑、娱乐至死。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一直在寻求转型发展,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关系该如何理顺也未明晰,转型的阵痛同样刺激着传统媒体紧张、焦灼的神经。
需要明确的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并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两者都是大时背景下用户需要的媒体形态。
用户的“碎片化”必然需要点对点、个性化的新媒体来满足每个用户不同的需求,但是用户的“破碎重聚”则更需要大众传播媒体把有类似需要的用户重新聚集在同一个焦点之下。而随着用户多屏使用的媒体习惯越发成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将是人们离不开的信息窗口。
细致美化是重视文字的排版,各个段落如果有小的修饰符号,立马会给你的公众号增添档次。还有就是图片使用,注意是否有水印,虚化等等细节处理。
活动运营:很多微信做的风生水起,一方面是日常内容做的好,还有就是活动很不错,活动是可以激发老粉丝活跃度丶吸引新粉丝加入,比如上半年我创意的“请我吃蓝莓”的微信众筹蓝莓,就是一个有趣的活动。
因为这个小活动,很多关注了佳沃蓝莓,在活动中也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那些故事也变成了传播素材被广为传播。
如果说你的企业没有能力开发应用,也可以做一些非开发类活动,就是在你的账号里进行互动。比如定期的猜图丶猜谜丶问答等,看似很土的方法,但是如果你可以巧妙结合自身产品,一样可以做的有意思,比如下面这个活动:
上面的内容是到到旅行的每日猜图,我在6月就开始关注这个账号,做的很细心,这个猜图活动没有任何开发,但是也会吸引大家的兴趣,对于粉丝活跃和新粉丝增加有好处,你如果在朋友圈看到这个内容,恰巧又知道这个图片的地名,是不是想去互动一下呢?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
粉丝关系:微信运营做的也就是维护粉丝的事情,虽说微信公众号不能主动与粉丝互动,但是当你通过活动获取了粉丝信息后,必要的关怀是需要的,我这里说的是“关怀”,不是骚扰,发促销广告就不必了。如果你可以搞个线下同城粉丝活动,对于公众号的运营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