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实和无实所摄的一切林林总总的万法都是空性,这即可称为无我,无我可分人无我和法无我。印度的中观大德月称菩萨说:首先我们为无明所染而执著自己,这就是人我执,有了人我后,对外境就自然产生了我所执,这就称为法我。当然内道各种宗派对我和我所执的解释方法迥然而异。
倘若未伏内瞋敌,
外敌虽伏旋增盛,
故应速兴慈悲军,
降伏自心佛子行。
——《佛子行》第二十颂
简释:
如果你没有真正平息内在的瞋心,
就算你降fu了无数外在的敌人,
只要你的瞋心{yt}还在,你那外在敌人,就会层出不穷。
所以,请迅速生起慈悲之心。
降fu自心吧!
越有修行的人说话越少,越没修行的人说话越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修行的人心在道而不在口,没修行的人心在口而不在道。喋喋不休地说话,要么内心焦虑,要么我执严重,所以,看一个人修行的好坏可以从他话多话少之中来判断。
《无量寿经》上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把“善护口业”放在一位,原因就是我们的嘴造业太多。
俗话说,言多必失。话多有几个坏处:1、容易搬弄是非;2、容易造业;3、容易浪费时间;4、容易惹心不静。
禅宗里有一个故事,说是两个大禅师见面喝茶,喝了{yt}没说一个字,喝完两人默默离开。在大禅师心中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一切明了,一切自在。我们凡夫就要不停地说啊说,说出了是非,说出了烦恼,说出了心乱。
群里的师兄们在学习后积极交流心得体悟 ,共同进步!
如果以中观宗和唯识宗的理论来观察,自心是空性离根的;如果用大手印和大圆满的方法,以上师的加持而了知身心的本性犹如虚空一样,远离戏论,所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讲:'彼时自心起念空,譬如直视前虚空,必得坚定之深解。'
既然所贪的外境不存在,能贪的心也没有,那怎能生起贪心呢!然后我们对能贪的补特伽罗的角度来进行观察,他是有实还是无实?若是有实,贪执外境不可能;若是无实,生贪心也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