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发展趋势:
到2020年,全国年均造林育林面积500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3%,森林蓄积量达到140亿立方米,森林碳汇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50年,比2020年净增森林面积47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我国森林固碳能力将随着森林面积的增加大大增强。此外,我国宜林荒山荒地面积广阔,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林业发展速度加快,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具有CDM造林碳汇项目所需要的土地资源优势。另外,对现有森林资源实施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也将提高我国森林整体的固碳能力。我国发展林业碳汇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十三五”期间,森林碳汇着力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京津生态水源保护林、森林抚育、太行山绿化和平原绿化等国家造林绿化工程,着力推进京津保生态带、大型生态林场、骨干生态防护林带、高标准农牧防护林网和生态廊道建设及城市村庄绿化。到2020年,全省林地保有量达到110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森林蓄积量达到1.71亿立方米,森林碳汇达到3.366亿吨二氧化碳。
农田碳汇加强农田保育,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平整土地、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保护性耕作等土壤改良措施,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农业土壤碳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到2020年实现耕地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
草原碳汇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已垦草原恢复治理、京津冀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以基本草原划定为基础,确定草原保护红线。在坝上地区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推进草原改良和人工种草,促进草畜平衡,恢复草原生态及生产功能。在重点草原区和生态脆弱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到2020年,50%的“三化”草原得到治理,基本遏制草原沙化趋势,草原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全省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100万亩。
湿地碳汇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划定湿地保护红线,实施白洋淀、衡水湖等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加强湿地公园建设,扩大湿地生态空间,到2020年湿地保有量不低于1413万亩,湿地公园达到62处。
为响应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6月3日,市林业局与北京仟亿达科技公司共同签订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与管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举对加快我省乃至全国林业碳汇项目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林业碳汇是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其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现实的手段,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咸宁林业碳汇项目不仅对实施绿满鄂南行动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推进咸宁生态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发挥重要作用。
我市是全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之一。目前我市通山县竹子造林碳汇项目进展顺利,是全国可进入国内碳市场交易的竹子造林碳汇项目。该县采取 公司+合作社+农户 的方式,在宜林荒山上营造楠竹碳汇造林6970亩,项目造林成活率达95%,为我国开发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提供示范案例。
北京仟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12月底前将通山县林业碳汇项目正式在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公示,并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国家审批备案成为合格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咸宁生态建设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