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以来许多进口的环氧材料,要求采用一种'溴化氢-冰乙酸非水滴定法'进行质量控制。这种方法比国内长期普遍采用的盐酸返滴定法快速、准确、灵敏,不仅能测定常用环氧树脂且适用于有填料或深色环氧地坪材料的快速测定。与盐酸法相比,检测时间短、终点易判定、数据更准确集中、适用范围广。但溴化氢-冰乙酸非水滴定法使用更加安全、价廉、简便。溴化氢-冰乙酸法在国内未被广泛采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使用的标准滴定液国内无供应。中科院兰州化物所、西北工大材料院科研人员,通过测试方法的研究与试验自制了专用试剂,使该方法得以完善并建立了企业标准。经几家有关单位试用反映良好,解决了多种进口环氧材料长期质量控制的需要。
![](http://zs1.img-/pic/169951/p5/20170107112612_9130_zs.jpg)
水性环氧的形态
树脂通过不同的水性化途径可形成三种水分散形态:①水溶性;②胶束分散型;③乳液。
环氧树脂自身为热塑性的线型结构,受热后固态变为液态,高粘度变为低粘度,只有与固化剂配合使用才具有实用价值 (纯正的单组分水性环氧体系也需加入潜伏型固化剂)。因此水性环氧体系应bao含水性环氧树脂和水性环氧固化剂,同样,它们分别通过不同的水性化途径可形成三种水分散形态。
因此水性环氧体系具有更多的选择组合(理论上具有9种的形态组合),但也增加了选择难度。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通过加入大量的颜填料、助剂等,提高水性环氧体系应用性能同时也掩盖了水性环氧体系的不足甚至严重缺陷,这将增大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复杂性。
![](http://zs1.img-/pic/169951/p5/20170107112605_9476_zs.jpg)
环氧地坪起水泡多发生在一楼或地下室,有时二楼以上也时有发生,环氧地坪起水泡一般在施工后不久就发现,有的上午铺贴的环氧地坪下午就有水泡。水泡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气温越高,水泡就越容易发生,发展的速度也越快。水泡形状各异,其大小不一。有的水泡直径达1m以上,高度达20~50mm。 水泡的产生与施工地区没有明显的关系,同一地区有的严重,有的较轻,有的完好。同一小组操作,同一材料施工的环氧地面层,有的起水泡,有的完好,说明水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http://zs1.img-/pic/169951/p5/20170107112613_8981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