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的“雪球事件”导致全球变冷[ 45],目前记载的可分辨的新元古冰期证据表明全球不同地区发生的冰期至少有5个,而公认的全球范围内的冰期为Sturtian(约750 Ma BP)和Marinoan(约600 Ma BP)[ 46]。Sturtian冰期启动了超大陆的裂解并伴随有超级地幔柱的活动,造成了真极漂移(True polar wander-TPW),使裂解的Rodinia超大陆在750 Ma左右都围绕在赤道附近,这样强烈的岩浆事件形成的易于风化的玄武岩就能消耗大量的CO2,从而到达形成“雪球地球”的CO2浓度临界值。
动物的出现,必将啃食或破坏叠层石中的微生物席,从而导致保存下来的叠层石数量减少。基于这种理解,“后生动物论”得以在一时间迅速成为研究的热题。对后生动物影响的讨论进而引发对后生动物起源的争议,然而地质学者迄今发现的真后生动物的实体化石不早于635 Ma[ 16]。鉴于更古老后生动物化石的缺乏,“后生动物影响”观点的可靠性不免让人怀疑。
氧是维系生命进行的主要元素,同时也是加速有机体消亡的关键。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球的大气圈曾经发生了2次大气成氧事件,第yi次大气成氧事件发生在约2 400 Ma BP,在此之前太古宙大气圈基本无氧,直到2 400 ~2 200 Ma BP,大气含氧量首ci显著提升,但仍仅是现今氧气含量的百分之几的水平,并在此后的长时间内基本保持这种水平的含氧量[ 20];之后在900 ~540 Ma BP,大气含氧量再次跃升达到接近现的水平[ 20~ 24]。与大气成氧事件相对应,古海洋也发生过2次增氧事件,但由于巨厚水层的缓冲效应,大洋增氧明显滞后于大气增氧,而且其过程更为复杂[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