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CCM的表面特征
在水溶液中,硅胶表面上的硅羟基对生物大分子的吸附性极强,通常认为是不可逆的.硅胶表面的硅羟基会与膜蛋白和脂类分子中的极性基团作用,使细胞膜牢固地吸附(固定)在硅胶的表面.另外,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层结构的特性,脂质分子极性头间的离子相互作用,膜内部烷基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使吸附在硅胶表面的细胞膜碎片间彼此靠近而融合,并自动形成闭合结构,结果硅胶表面wq被细胞膜覆盖.而通常用的化学键合方法则由于空间效应,根本无法实现对硅胶表面硅羟基的wq覆盖.
为证实上述观点,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表面能谱技术对硅胶CCM表面进行了测试.图1为用电子显微镜放大6000倍后观察到的硅胶载体和硅胶CCM电子显微镜图像.可见,硅胶CCM中细胞膜已wq覆盖在硅胶表面并与硅胶连为一体,与纯硅胶载体明显不同,可以看出,载体硅胶表面被细胞膜有效地覆盖后,由于单一硅胶CCM颗粒表面细胞膜间的相互作用使多个硅胶CCM呈堆积状.在0.52kV处有氧(O)的能谱峰,1.74kV处有较强的硅(Si)能谱峰;在0.27kV处增加了碳(C)的能谱峰,0.52kV处氧(O)的能谱峰强度有所增加,而1.74kV处的硅(Si)峰几乎消失.在2.05kV处的铂(Pt)峰为生物样品制片时喷涂的铂金.这进一步证实了硅胶CCM中硅胶表面的硅羟基已wq被细胞膜所覆盖.
硅胶CCM的色谱特性
RBA方法中使用的受体制剂,多数为含yw受体的悬液细胞膜,在一定的条件下,直接与标记yw(或化合物)进行静态结合反应.最终,由标记物的结合量间接推算yw与膜受体的相互作用.硅胶CCM具备细胞膜制剂和色谱填料的双重特性,由此形成的色谱系统,可直接研究yw与固定相上膜受体的动态相互作用.所得色谱参数容量因子k′,分离因子α和分辨率R等将直接表征yw在膜受体上的作用强度和立体选择性,并与yw最终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1)钙拮抗剂在硅胶载体与硅胶CCM固定相上色谱保留特性比较.若仅以硅胶载体为固定相,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则构成了正相硅胶/反相洗脱的色谱系统.作者曾对此系统的保留机理进行过研究,其溶质的保留行为在理论上应与硅胶CCM为固定相的色谱系统有本质的区别.为此测定了6种钙拮抗剂分别在硅胶载体固定相、兔红细胞膜固定相和心肌细胞膜固定相上的容量因子。在硅胶载体为固定相的色谱系统中,钙拮抗剂的保留时间都很短,柱压也很低(<1MPa).而在兔红细胞膜和心肌细胞膜为固定相的色谱系统中其保留明显增长,柱压也较高(>6MPa),这进一步证实了在硅胶CCM固定相表面细胞膜对钙拮抗剂的保留起着支配作用.
(2)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硅胶CCM固定相上的立体选择性.yw和膜受体分子的立体化学结构,对yw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起重要作用,受体对yw的识别、亲合力和yw呈现内在活性,是在三维空间中实现的,受空间因素的影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兔小脑CCM色谱系统中,表现出明显的但又各不相同的立体选择性.如尼卡地平各异构体在兔小脑细胞膜固定相上得到wq分离,尼群地平、尼瓜地平和Bay-K8644得到部分分离,而尼莫地平则没被分离.可见,由兔小脑细胞膜固定相形成的色谱系统,在给定色谱条件下,对部分二氢吡啶类yw异构体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同yw异构体的立体选择性不同.
由于硅胶CCM的酶活性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在目前条件下,柱寿命一般在1周之内,与通常的色谱柱比较寿命短.柱的重现性以维拉帕米为例,测定其在兔心肌细胞膜固定相的容量因子,结果日内平均值为35.0±1.8(n=5),日间平均值为31.4±3.7(n=5),柱间平均值为36.7±3.1(n=4),结果较为满意.
3种细胞膜酶活性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
取兔红细胞膜悬液,等体积分为3份,分别用作悬液细胞膜、离心分离后取沉淀用作沉淀细胞膜和制成硅胶CCM,同时将这3种细胞膜贮存在-28℃,-10℃,4℃及25℃的条件下,分别在放置0,12,36,60,80和108h后取出,测定3种细胞膜的K+,Na+-ATP酶活性,计算其稳定性。
中山硅胶安全性能
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硅胶是一种非晶态二氧化硅,应控制车间粉尘含量不大于10mg/m3,需加强排风,操作时戴口罩。
硅胶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对人的皮肤能产生干燥作用,因此,操作时应穿戴好工作服。若硅胶进入眼中,需用大量的水冲洗,并尽快找医生zl。
蓝色硅胶由于含有少量的氯化钴,有毒,应避免和食品接触和吸入口中,如发生中毒事件应立即找医生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