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石(托玛琳)化学成分复杂,是以含硼为特征的铝、钠、铁、镁、锂的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电气石是一种硅酸岩矿物,其工艺名称为"碧玺"。一般产于花岗伟晶岩型及高温气成热液型矿床中,是一种典型高温气成矿物之一 。电气石最早发现于斯里兰卡,当时被视为与钻石、红宝石一样珍贵的宝石。人们注意到这种宝石在受热时会带上电荷,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故得名电气石。电气石又称碧玺,碎邪金,带电的石。达到宝石级别的称之为碧玺。居中档宝石之列。
形态:
晶体呈柱状,晶体两端晶面不同,因为晶体无对称中心。柱面上常出现纵纹,横断面呈球面三角形,这是因为发育一系列高指数晶面引起的,至于为什么发育一系列高指数晶面,可能与表面能有关,因为,从几何的角度来看三方柱的表面能是比较大的,发育为球面三方柱会降低表面能,但球面三方柱必导致部分高指数晶面的发育。双晶依(10 1)或(40 1)发育,但较少见。集合体呈棒状、放射状、束针状、亦成致密块状或隐晶质块状。
物理性质:
颜色随成分不同而异:富含Fe的电气石呈黑色,富含Li、Mn和Cs的电气石呈玫瑰色,亦呈淡蓝色,富含Mg的电气石常呈褐色和黄色,富含Cr的电气石呈深绿色。此外,电气石常具有色带现象,垂直c轴由中心往外形成水平色带,或c轴两端颜色不同。玻璃光泽。无解理;有时可有垂直L3的裂开。硬度7~7.5。相对密度3.03~3.25,随着成分中Fe,Mn含量的增加,相对密度亦随之增大。不仅具有压电性,并且还具有热释电性(因为其单向轴L3是{wy}的极轴)。电气石晶体呈柱状,集合体呈棒状、放射状、小针状,也呈致密块状或隐晶体状。
成因及产状:
电气石成分中富含挥发组分B及H2O,所以多与气成作用有关,多产于花岗伟晶岩及气成热液矿床中。一般黑色电气石形成于较高温度,绿色、粉红色者一般形成于较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