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从内容上看可分为13幅,这些画布局得当、主次相辅、各成格局,这是“我国古不以佛道为内容的壁画孤例”。绘于明应王殿南壁东侧的元杂剧图,展现了一个散乐班正在登台谢幕的场景。画中11人,从头戴冠饰、脸谱鬓须、fu装道具,可看出生、旦、净、末、丑角色皆备,行当齐全。因此被专家誉为广胜寺之一绝,这也是我国目前面积的古戏剧壁画,尤为珍贵。1998年,该画与捶丸图同时被编入《中国历史》教科书。
而绘于明应王殿西壁北侧的下棋图,画面中所表现的是700多年前人们使用的棋盘和棋子,棋盘似“楚河汉界”,而棋子却类似于围棋。这幅图为研究我国古棋类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极为形象的资料。在其下方的捶丸图,从球场环境、球丸大小、球窝形状、球杖式样以及捡球人的姿势和击球人数看,它是我国关于捶丸运动的最早图画记载。专家据此推断,我国古的捶丸运动与当今的高尔夫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在这里,记者随机采访了不少游客,他们均表示,用肉眼很难分辨出哪里被修复过。但一位专程来山西各寺庙看壁画的老者表示,专家通过鉴定就可以判断修复的工艺是否合理。
壁画师是否有“准入门槛”?
无资质修复属违法行为
专家介绍,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在施工中,修复人员应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资质。我国对文物修复资质的要求非常严格,无资质、跨级别修复都是违法的,这是相当严重的。但坦白来说,如果要求进入壁画修复现场的工作人员人人都具有这个资质,可以说是很难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修复现场的工作人员都被称为“施工队”,而不是什么“工程师”队伍。比如在一些乡村小地方的文物修复现场,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匠人”,但他们其中有的可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对于一些的手艺可能比在校研究生的手法还要好,但要让他们去这个证就有很大难度,这就需要国家在对文物保护人才的管理上有一套更实用的办法出来。
仰韶类型的彩陶以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盆》具有的特色,也最耐人寻味,关于这种图案具体的含意一直在猜测之中。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的图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绘制于陶缸上的《鹳鸟石斧图》,出土于河南临汝闫村。该图以写实手法所描绘的鸟、鱼及斧据说表了鹳氏族兼并鱼氏族的历史事件。此外,在青海大通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描绘了氏族成员欢快起舞的景象,堪称新石器时绘画艺术的杰作。